捐款方法
电话:
+86-0757-82363456
邮箱:
FSHSZH@qq.com
传真:
+86-0757-82363456
地址:佛山市禅城区金鱼街49号二座一楼
时间:2013-04-17
1929年,佛山市红十字会成立,会址在豆豉巷(现升平路),从事赈济寒衣、施粥、接种牛痘等工作。
1960年,市卫生局将市红十字会与市卫生宣教馆合二为一,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参与基层卫生工作。
1966年至1976年(文革期间),市红十字会工作停顿。
1985年,市府办统一恢复市红十字会的组织和工作,与市医学会合署办公。市红十字会产生第一届理事会。
1987年,换届产生第二届理事会。
1987年至1991年期间,为大陆台属寻亲86宗,寻到结果的有9宗;为台湾同胞寻亲111宗,寻到结果的有52宗。
1988年,市红十字会参与“88国际体育援助活动”,募集善款10万多元。城区、石湾区和高明、三水、顺德、南海县相继成立或恢复红十字会工作。
1989年,市红十字会换届产生第三届理事会。
1992年,市红十字会换届产生第四届理事会。
1995年,市红十字会换届产生第五届理事会。
1996年,市红十字会换届产生第六届理事会。
1997年,市红十字作为群众团体设置,为正科级事业单位。
1998年,市红十字会换届产生第七届理事会。
2001年,市红十字会和市慈善会联合组织了大型“佛山市社会医疗救助金”募捐活动,共筹集善款人民币1557.48万元,港币10.19万元,葡币31元。
2003年,市红十字会换届产生第八届理事会。
2004年,市红十字会为印度洋海啸筹集善款人民币130.59万元,港币61元,美金101元。
2005年,市红十字会换届产生第九届理事会。
2006年,“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东省管理中心佛山工作站”挂牌成立。市红十字会为受台风“碧利斯”、“派比安”影响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募得善款人民币66.17万元,捐物折款196.10万元。同时与市政府、市慈善会一起接受热心企业和团体捐款4000多万元。
2007年3月,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市红十字会单独设置,机关为副处级建制,由市政府办公室联系协调。
2008年1月,市红十字会组织“关于中国中南部冰雪灾害”的筹款活动,共募得善款50多万元。
2008年2月,市红十字会援助清远市连州大路边镇修复供水系统工作。
2008年5月,市红十字会援助清远市连州某卫生院重建工作。
2008年8月,市红十字会举办“佛汶牵手•山川相连”中秋爱心月慈善活动。
2009年,市红十字会推动下属各区红十字会开展独立建制工作,并完成了禅城区、三水区红十字会的独立建制。
2010年,完成高明区红十字会独立建制工作。
2010年,市红十字会获“广东省红十字先进集体”荣誉称号。
2010年4月,市红十字会参与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的筹款活动。
2010年8月,市红十字会参与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区的筹款活动
2010年9月,全国内地首家红十字会医院学校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挂牌。
2011年1月,获中国红十字会“服务亚运工作先进集体”荣誉称号。
2011年3月,市红十字会参与云南盈江地震灾区的筹款活动。
2011年3月,市红十字会参与日本地震灾区筹款活动。
2011年5月,市红十字会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汶川地震三周年援建成果总结报告会。
2011年6月,佛山市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和佛山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中心挂牌。
2011年6月,市红十字会参与“广东省扶贫济困日”筹款活动。
2011年9月,佛山市红十字会医院学校中医院分校挂牌。
2012年5月,佛山市高明区红十字会医院学校挂牌成立。
2012年9月,佛山市红十字会医院学校市第二人民医院学校分校挂牌。
2012年9月,珠三角地区市红十字会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。